19岁的王国芝 穿着连帽卫衣 这位在京杭运河二通道海宁段工地上的姑娘 任谁第一眼看到都会多看两眼 这么年轻的钢筋绑扎女工 她是谁,来自哪里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份工作呢 每天5点起床 被钢筋戳脚是常事 隆冬时节,京杭运河二通道海宁段工地上一片火热,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共需要6万多片箱梁,一片25米长的T型箱梁,重达60吨,所需钢筋就要6吨,它们都由7标段中交一公局集团预制梁厂提供。 而在梁厂20多名工人中,王国芝是唯一一位不到20岁的女工。 近日上午,在梁厂肋板钢筋绑扎台架作业区,大潮君看到,王国芝熟练地搬起一根根冰冷的钢筋,和工友紧密配合,将钢筋绑扎结实,固定在槽道上。一片25米长的T型箱梁,光钢筋就要6吨,他们一组9个人,一天要扎好两片T梁的骨架。
王国芝告诉大潮君,她的哥哥2019年患肾衰竭,家里看病一下子花去了20多万元,现在仍要靠药物维持。
家里经济困难需要钱,2020年8月,还在老家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职业高级中学读高二的19岁的她,利用实习的机会,来海宁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有老乡正好在京杭运河二通道工地上干活,在对方介绍下,她和闺蜜与班上的另外一位男生一起来海宁,做起了钢筋绑扎工,工钱按天结算,一天150元。
干了没多久,她的闺蜜吃不消工地上的苦,就离开了,而她和班上这位男生则继续留了下来,完全适应了这份工作。
王国芝在这里干了半年了,她说自己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还有点不适应,慢慢地就适应了。绑钢筋、浇灌水泥是她每天的工作内容。 “现在这段时间,零下的温度要用手去拿钢筋,有些钢筋都结冰了,拿着非常冷,因为要绑轧丝,所以手套也不能戴太厚的。夏天的话就特别热,拿钢筋手都是烫的,有时候钢筋会戳到脚,我腿上基本都是伤。”王国芝边说着边指着她脚上被钢筋戳到的伤,告诉大潮君。 京杭运河二通道7标梁厂工队长谭德荣说:“这里的工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云南的、重庆的、四川的、贵州的,说实在的,打工都苦,但他们山里面出来的孩子,干事能吃苦。” 这段打工的经历,让王国芝成长了许多,以前受伤了有一点点疼就哭,现在她变得更坚强了。 王国芝生活照 她告诉大潮君,曾经她对工地的工作有点误解,觉得工地上的工作都特别累,需要每天从早工作到晚,但是现在看来工作还是挺人性化的:5点起床,吃好早饭就上班,中午11点下班,12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 “特别是晚上下班后还有大把的休息时间,工地周边的余杭、临平,我都去逛过了。”王国芝告诉大潮君。 “以前不擅长跟人交流,现在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同事都挺照顾我的,对我挺友好的。但他们都说我年龄太小了,不适合做这个。不过,我觉得坚持就是胜利。”王国芝说。
“非常想家” 要过春节给家人都买了礼物 出来打工,王国芝很想家。她的手机里,收藏着一首最喜欢的歌——《人走茶不凉》,带着民族风。平日听多了,她基本上也会唱了。在嘈杂的工地上,她清唱了几句“人走茶不凉,噢嘿,人来茶更香,噢嗨——”歌声飘荡在清冷的风里,很有味道。 王国芝的老家在云南省普洱市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嘉禾乡,是有名的茶乡,最出名的就莫过于普洱茶了。 “到处都是青山绿水,茶园一片一片的,水也很清澈,走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茶香味,春天的时候嫩芽才发出来,特别好喝。”提起家乡,这个女孩子满脸柔情。
王国芝在家的时候就经常帮父母采茶,她6岁就学会采茶,10岁就学会炒茶。 “毕竟我是第一次出来工作,非常想家、想爸妈、想我哥。”王国芝家5亩地都是种茶的,妈妈平时就在老家采茶,爸爸是一名保安。 在这里如果干满一个月的话,有4500元收入,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王国芝说自己很开心。 快到春节了,王国芝给家人都准备了惊喜。她想给妈妈买一套护肤品,因为妈妈辛苦了大半辈子都没用过护肤品。她准备再给爸爸买一双皮鞋,还打算以后给哥哥买辆摩托车。 “这座大桥的那些桥梁都是我们弄的,我刚来的时候那些都没弄起来,我们加班加点,一点一点地弄起来,就像蚂蚁建房子一样,这桥建起来了,交通也就更方便了。”王国芝向大潮君描述着,很自豪。 当问到以后想干什么时,她回答,她的梦想是职高毕业后,如果家里经济好转,她想在老家盖一个“山庄”,搞农家乐,发展旅游,让父母和她一起在家门口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老家很美,希望大家有时间来玩。”这位19岁的姑娘总是念念不忘“推销”自己的家乡。
有人说 生容易,活容易,而生活却不容易 19岁的扎钢筋女工 为历练自己
也为了家人能生活得更好一点 如同寒冬中的一朵小小腊梅 在艰苦环境中凌寒独自开 来源:大潮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