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年轻的爸爸妈妈抱怨,宝宝7个月了,夜里经常后半夜隔2个小时醒一次,每次都要吃奶,抱起来拍,有时还要来回走好久,哄睡后过2个小时又醒了,又要抱起......家长晚上睡不好,白天工作也无精打采,一家人筋疲力尽。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数据显示,我国0~5岁儿童中,有五分之一的儿童存在睡眠问题,常见的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醒、打鼾、睡眠不足等。
新生儿刚离开妈妈肚子时,还未形成睡眠昼夜节律,睡眠缺乏规律。一天要睡16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出生3~4个月之后,逐渐熟悉了新奇世界的秩序,宝宝的睡眠与外周环境越来越同步,白天清醒的时间在延长,睡眠更多的集中于夜晚。在睡眠中,宝宝会出现肢体颤抖,有时还会做吸吮动作、扮鬼脸、抽动鼻子或微笑,爸爸妈妈可能会认为宝宝睡觉不踏实,其实这些都是宝宝活跃睡眠过程的正常表现。 出生5~12个月的宝宝,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变为“晚上主要睡觉,白天主要活动”的状态,而且晚上连续不间断睡眠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如果宝宝经常是喂奶中睡着的,或者喂完奶后立刻睡觉,他就很容易将吃奶和睡觉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出现每次醒来都需要喝奶才能再次入睡的习惯。
专家建议应该把喂奶与睡眠分开,喂奶至少在睡前一小时进行。另外,为了让宝宝养成睡眠规律,建议每天的睡前活动尽量保持一致,时间控制在20至25分钟内,比如喝奶、洗澡、听歌等。
有些宝宝习惯在爸爸妈妈的怀里睡着,爸爸妈妈们也等宝宝完全睡着以后才敢将宝宝放到床上。但实验证实:在完全清醒或犯困但未睡着的状态下就寝的宝宝,相对于完全睡着后就寝的宝宝,夜醒的次数要少,连续睡眠的时间也要长。 因此,建议家长们一旦发现宝宝困了,就可以把宝宝放到小床里,帮助他学会自己入睡。
宝宝夜醒也是家长担心的问题之一。一般4~5个月的宝宝,每天晚上平均都要醒来2~3次,这是宝宝睡眠发展进程的正常表现。这个阶段的宝宝体格增长最为快速,因此宝宝夜里醒来大部分有喂奶的需求,以保障获得足够的营养供应,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因此父母对宝宝的睡眠应该有很客观的期待,小年龄宝宝尚不具备一觉睡到天亮的能力。 一旦宝宝夜醒,大部分需要3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重新入睡,但家长注意宝宝夜间醒来后不要急于应答,观察3~5分钟后确定宝宝有需求时再行处理,特别要避免采取摇晃、拍抱的哄睡方式。随着年龄增长,宝宝夜醒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大多数宝宝在6个月以后夜晚最长能够连续睡眠5个小时以上。所以从6个月起,父母应该开始减少宝宝夜晚喂奶的次数,培养宝宝夜晚连续的睡眠能力,可以在8月后培养宝宝整夜睡眠的习惯。
关于宝宝养育的问题有很多,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养育照护小组的专家们,可以手把手教新手爸妈科学养育宝宝。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回馈广大市民,特招募十个家庭,免费带领宝宝参与养育照护小组活动,权威专家教您科学养育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