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痔,女性患痔疮的概率本就高于男性,而孕期女性更是有六成以上会经历痔疮的烦恼。 其实对于孕妇来说,痔疮虽然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还是会带来很多不便,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孕期更容易长痔疮? 很多孕妇一定很困惑,自己在怀孕之前并没有痔疮的困扰,但是怀孕后却得了痔疮。疼痛难忍不说,还坐立难安。 痔疮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了甚至危及胎儿健康。那是不是怀孕后更容易长痔疮呢? 的确是这样的,痔疮实质上是一种质地柔软的静脉团,位于肛门部位,主要是由于血液回流不顺畅,淤积导致静脉丛血管扩张和蜷曲而形成的。 孕期容易导致痔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黄体酮作用 在怀孕期间,孕妇体内的黄体酮与日俱增,使静脉血管壁弹性急剧下降,变得松弛,容易诱发静脉血管扩张、蜷曲,肿胀膨大形成静脉团。 2. 子宫挤压 随着胎儿的不断生长,孕妇的子宫就像是一个不断注水的气球,不断增大、变重,挤压盆腔,导致血液回流受到阻碍,肛门周围的静脉丛血液淤积。 3. 孕期便秘 孕妇在怀孕期间运动不足,长期坐着或躺着,肠道的蠕动就会减慢。粪便由于在肠道中长期停留导致水分被身体过度吸收,大便干燥结块,不易排出体外,还会压迫局部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便秘。 4. 痔疮病史 有些孕妇在怀孕之前就已经深受痔疮的困扰,在怀孕后由于以上因素导致痔疮复发或加重。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孕期痔疮? 孕妇在怀孕期间本就“不堪重负”,得了痔疮更是苦不堪言,那么怎么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痔疮呢? 痔疮主要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1. 内痔 肛门边缘会有灼痛感,有时会伴有瘙痒、肿胀感,在排便时,如果大便干燥或排便用力,可能会导致出血,且肛门刺痛感明显,便后可能有肉球样物体(痔核)从肛门脱出。 2. 外痔 孕妇可以在肛门附近摸到一块突出的小肉球,质地柔软,并且会有疼痛感。 3. 混合痔 顾名思义就是同时患有内痔和外痔,具备两者症状的结合。 孕妇在生活中如果发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通过正规检查确定自己是否得了痔疮。 孕期痔疮有哪些危害? 孕妇得了痔疮以后,对自身和腹中的胎儿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危害,但是如果长期发病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影响。 首先在怀孕过程中,孕期痔疮导致排便反复流血,如若治疗不及时就有可能诱发孕期贫血,孕妇浑身无力,胃口下降,继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诱发早产或新生儿体重偏轻等。 其次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孕妇要一直用力生产,此时受压的还有肛门,导致痔疮疼痛加剧,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但是孕妇也不要过于担心,孕期痔疮并非危险的疾病,关键是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治疗上一般使用外用药膏,具体事项要咨询专业医生,切不可随意自行使用。 此外孕妇注意平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新鲜蔬果和粗粮),定期适量运动,多喝水,规律排便,保持肠道健康。 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那么痔疮就自然不会找上门来啦! 来源:美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