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家公益用十年的时间,在全国八省助建了24所学校。
从原来随时倒坍的危房、地震棚、活动板房、帐篷学校等等,
到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宿舍楼、操场、食堂、厕所、供暖设备……
孩子们读书不用再担心安全问题,求学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新建了学校,
并不能保证所有孩子都持续不辍地留在校园,
偏远大山里的环境、风俗、观念等因素,
常常侵扰着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辍学务农、辍学打工,尤其是女孩子早早嫁人生娃,
放弃了继续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何让孩子立志读书、乐于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自立自信地成长,
依然是乡村教育之痛。
他叫小世,2015年我们遇见他时只有十岁的样子。
妈妈已去世多年,爸爸没有文化,
只靠着上山放羊艰难地维持着生活。
老屋早已倒坍,
小世如今只能寄居在叔叔家中。
就如我们在照片中看到的,
那也是一贫如洗的家,
破旧不堪的平房,
昏暗的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我们会问,小世每天睡在哪里?
然而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讲,
有一个单独的房间是多么奢侈!
在牛棚上面,搭一块木板,铺上一层干草,
那就是他每天晚上睡觉的床铺了。
在无数个夜深人静中,
不知睡在“下铺”的牛儿可听见小世也曾喃喃自语,
诉说着深藏心中的那些梦想……
在学业方面虽得到了益家善人的资助,
然而因家庭经济实在窘迫,爸爸又长期在山上放羊,
依靠几乎不识字的家人来引导和陪伴孩子学习,
是不可能的。
小世几度徘徊在辍学的边缘……
每当这时,
益家志愿者会联系学校,
通过老师沟通和陪伴,让他回归课堂。
今年,
在跌宕中成长起来的小世考上了职高,
且选择了学校首批工业机器人专业。
这意味着他将来有希望凭技能,自立更生了……
如何让更多小世一样的孩子找到适合的路?
如何让更多山里孩子自信、坚定地追逐梦想?
《益家课堂》项目,
以孩子长期生活的学校和朝夕相伴的老师为着力点,
通过:
“筑梦空间”的智慧教室
“创新课程”的丰富多元
“教师成长计划”的提升陪伴
“让爱传出去”的温暖互动
为学校匹配更多沿海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设备,
为老师提供更多开阔眼界的机会,提升师资力量,
引导学生:立志读书、乐于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项目自2020年在腾讯公益平台发布上线后,
两年来收获了喜人的成果:
江西省黄沙岗镇中心校少儿编程
短短两年时间,已有多批学生通过全国等级考试,另外还有4名同学先后斩获了全国和省级编程奖项,今年该校还入选了“江西省首批省级信息科技素养培育项目学校”。
现在少儿编程已进行系统化、常态化开课,从原来的32位学生覆盖至全校,按年级段分别展开信息技术、少儿编程、人工智能三方面的课程学习,让更多孩子触摸科技的力量,打开新知的大门。
江西省灰埠镇中心校传统文化
一年级两个班级的83位学生通过诵读《常理举要》和古诗词,学习中华礼仪、熏陶文化素养。目前,这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而且据老师和家长反馈,孩子们更加礼貌和懂事了。
接下来,随着年级的上升将随之加入不同层次深度的体系,让孩子们建立“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
云南省三角岩复春三舍小学筑梦空间
三角岩的筑梦空间在今年暑假正式启动,这里配备了链接山外的互动屏、学习平板、儿童心理教育沙盘、多功能沙发以及各类心理教育配套用具等。
目前,益家心理培训志愿服务队已为当地开展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培训和示范课,陪伴了200多位老师提升心理教育能力,做好孩子们心理健康辅导。
四川省若尔盖县阿西茸中心校
这是一所藏族学校,草原上的孩子有着天生的美学艺术天赋。益家课堂目前正积极为学校赋能,更大程度地帮助当地学生挖掘艺术潜能,提供更宽广的展示平台。
您的一次善行可以帮助:
打造一间链接山外的现代化教室;
帮助一所学校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
开设一堂山娃从未接触过的创新课程;
带领一群孩子走出大山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
每一位志愿者都是点点星光,凝聚在一起照亮了天地,
呵护山里孩子自信勇敢地绽放梦想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