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版
搜索
查看: 251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饮食] 毒性是砒霜的68倍!女子吃完差点没命!很多人都爱吃…

[复制链接]
IP归属地:浙江
签到
0

28

主题

335

帖子

367

积分

等级:4

Rank: 4

金币
60
注册时间
2020-7-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更新于 2024-11-15 07: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前不久
福州的王女士
因吃花生差点丢了性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近日,王女士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随即来到医院。医生表示,接诊时,王女士的症状与胃肠炎相似,而查体时,王女士眼睛上的异常引起了医生注意。

正如医生所料,血液检查结果显示王女士的转氨酶指标是正常人的十倍,这意味着她的肝功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医生怀疑王女士的肝脏问题由中毒引起。

万万没想到!
“罪魁祸首”是一包花生
最终,医生在王女士的粪便及呕吐物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超标。
原来,王女士在发病前一两日,吃了一包家中存放许久且已霉变的花生,最终导致其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

而像王女士这样,因食用霉变花生导致中毒的事件并非个例。
今年3月29日晚,浙江杭州的刘先生边看电视边吃花生,不料凌晨3点,他突然被一阵腹痛惊醒,爬起来呕吐、腹泻了十余次,被家人送往当地医院。
值班医生对其进行血化验及呕吐物、粪便检测后,发现刘先生肝功能指标高出正常值200多倍,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其病因也是因为吃了发霉的花生。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到底有多强?
食用哪些食物易中招?
生活中又该如何避免接触呢?

毒过砒霜!
100℃高温杀不死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
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大约20种,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常见。世界卫生组织将黄曲霉毒素划定为1类致癌物。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公众号,其毒性约为砒霜的68倍。

图源:健康杭州

更可怕的是,黄曲霉毒素耐高温,裂解温度是280℃。所以,日常烹饪的温度(100-200℃)根本奈何不了它,也不要指望开水煮或者油烹能把它杀灭。

哪些食物易被污染?
黄曲霉毒素不仅“毒”,而且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它最爱“藏”在这些食物及场所中:

发霉的谷物
大米、小米、玉米、豆类等淀粉含量高的谷物。

发霉的花生及坚果
花生及坚果富含油脂,且黄曲霉毒素溶于油脂,所以它们易感染黄曲霉菌。

长期不清理的冰箱
食物长时间放在冰箱内也会霉变,此时冰箱内易滋生黄曲霉毒素和其他细菌。

木制砧板、木筷子
砧板及筷子的缝隙中易藏匿食物残渣,如使用后清洁不到位,或长时间放置在潮湿阴暗的角落,就容易产生霉变。

日常生活中
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及时处理霉变食物
如发现家中大米、花生、坚果等食物发霉,请及时扔掉,且剩余部分不能食用。

正确储存食物
粮食、坚果等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因为保存不当出现霉变,此外家中不要过量囤积食物,降低黄曲霉毒素感染风险。

多补充叶绿素
适量补充新鲜果蔬,叶绿素可降低人体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收率。

注意厨具卫生
筷子、砧板等厨具要及时清洗干净,同时定期更换,以免滋生细菌。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福建综合频道《第一帮帮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发表于 2024-11-14 14:35
IP归属地:浙江

103

主题

1309

帖子

1491

积分

等级:6

Rank: 6Rank: 6

金币
422
注册时间
2018-3-14
2#
发表于 2024-11-14 15:49 | 只看该作者
太危险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IP归属地:浙江

80

主题

1130

帖子

1219

积分

等级:6

Rank: 6Rank: 6

金币
208
注册时间
2020-4-16
3#
发表于 2024-11-14 15:50 | 只看该作者
食品安全太重要了  自己一定呀当心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IP归属地:浙江

98

主题

1197

帖子

1345

积分

等级:6

Rank: 6Rank: 6

金币
418
注册时间
2019-4-23
4#
发表于 2024-11-14 15:51 | 只看该作者
好吓人啊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IP归属地:浙江

337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金币
6757
注册时间
2022-12-16
5#
发表于 2024-11-15 07:56  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更多网友聊天信息请关注嘉兴人人手必备的神器——嘉兴圈APP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论坛版规|争议投诉|小黑屋|嘉论网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quanjie0573

嘉论网创建于2005年 © 2019 嘉兴嘉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1

广告合作:0573-82750502 网站事务:0573-82750501  法律顾问: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070332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00288(含BBS专项许可)

Processed in 0.168678 second(s), 3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