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命题很有毛病,这个排序只是一个生物繁殖选择,而不是一个情理的选择,但如果一定要排序,我会排
排序1.自己 2.伴侣 3.孩子4.父母
生活本身就就是一个很残酷又很现实的时候客观存在,在我更小的时候,我就认知这样的排序。
我小时候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我爷爷奶奶和我妈的矛盾中我爸总是向着我妈。
在我和我爸妈的矛盾中,我爸总是帮着我妈。
等到经年时候,自己成家立业才懂得这里的门道。
排名1.自己
一个人要有爱人的能力,首先他/她得爱自己,要让自己开心,要让自己幸福,才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去爱别人,如果你不懂得爱自己,就不要渴望别人爱你,只有一个爱自己的人,才有爱人的能力。什么是爱,爱是无私的不渴望回报的,你付出的时候,你不渴求回报,这才是真爱,如果你的付出是以日后回报为前提的,这是投资,是交易,而不是爱。也只有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付出的时候才是无怨无悔的,而不是以一种充满负担的去形式主义的爱,所以要先爱自己。
2.伴侣,
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陪你贫穷也好,富贵也好,健康或疾病,陪伴你,照顾你,不离不弃,那你一要知道,往后余生,只有他陪着你,贫穷富贵,疾病健康。父母会走,孩子会有自己的家庭,所以对这两者要学会放开,学会放手,而那个牵手到老的,却是伴侣。
现在的离婚率很高,父亲感情也不好,所以很多人就觉得伴侣不重要,但你把伴侣放在什么位置,他就会给你怎么样的生活,他/她对你来说不重要,为什么他要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放弃一个在家重要的位置,去把自己放在并没有那么重要的位置。做人做事,将心比心,你把我置于怎样的位置,我回报你怎样的将来,什么杀妻杀夫,携子自杀案的背后,必有一个拎不清的另一半,极端事件都是在长久压力下导致的,如果没有做好,让一个不那么亲密的人,放在第二的位置,那就不要结婚了,你的婚姻注定不会长久幸福。
3.孩子
不管从物种的繁衍也好,还是各种角度上来说,你既然生了他,就要对他付出绝对的责任,如果你要一个孩子,请不要考虑自己的年龄问题,或是旁人的催促问题,你应该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有了养育一个孩子的准备,和生养一个孩子的能力,物质上的准备,思想上,你该如何教育他,一个孩子的出生应当是做好充足准备的而不是只是一个意外,迷迷糊糊的,不知所措的。生了他就要负责,给他一个身心足以健康发展的环境,而成年以后的事,该独立的时候应当让他独立,改放手的时候要放手,他的人生,应该他去选择,他自己去负责,你不能陪他到老,你更不能过多的规划他的人生,只有他自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活法,好或不好,也只有他自己能感受,你无法替他感受,无法替他抉择。
4.父母
首先,我们对父母要有生养之恩,要心存感激,老了也莫嫌他们脏,莫嫌他们笨,不能动的时候要搭把手,要照顾。
但在这些排序中,为什么他们只能排最后,从生物发展史,人类繁衍史,他们只能排最后,不然人类早就灭亡了。
但你会发现一个规律,越是能够给予孩子物质上精神上足够爱的父母,他从来不会说,我们老了你们要怎么样怎么样,他们给自己准备着活路,不会给子女太多的负担,子女孝顺的原因是源自这份无私的爱,孝顺的背后是感恩。
而有的父母,年轻的时候好吃懒做,只顾自己风光快活,老了啃食子女,让自己的孩子面临各种压力,痛苦不堪,更不会替后代着想了。他子女的配偶会,他的孙子女,外孙子女,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种人家也更容易绝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