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发展,人才引领未来。7月11日下午,嘉兴市2025“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启动仪式在嘉兴大学举行,来自嘉兴市各县(市、区)中学的“未来英才”在仪式上拜名师追逐科技强国梦。 
本次活动由嘉兴市科协与市教育局共同主办,嘉兴大学承办。据介绍,“英才计划”又名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是中科协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走进大学,在导师指导下,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 
嘉兴是浙江省唯一实施中国科协“英才计划”的地级市,也是全省唯一“科教融合”试点城市。今年,嘉兴市在嘉兴市第一中学、嘉兴市嘉善高级中学、浙江省平湖中学等13所知名中学遴选了32位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学生,分为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初中科学和数学共5个组,在嘉兴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14位名师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根据“英才计划”实施方案,今年7月至明年5月,导师将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培养计划,师生共同实施。嘉兴市科协与市教育局将组织高校科学营、夏(冬)令营、走进实验室、课程研究等综合实践活动。2026年5月,导师和学院撰写并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验收材料,嘉兴市科协与市教育局对全部学生进行年度评价,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验收。 
记者了解到,嘉兴市从2022年起开始实施“英才计划”试点,该计划犹如一座桥梁,连通了中学课堂和大学实验室,链接着青春梦想与科学高峰。 据统计,2022年的首批学员中,55%的学员高考后考入国内985高校,其中4名学员考入北京大学,1人考入国外QS前40高校。 刘浩宇是海宁市紫薇高级中学的高中生,也是2024年“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学员。去年6月,在嘉兴大学刘晓侠教授的指导下,刘浩宇署名第三作者的论文《海宁卵角蚁:中国卵角蚁属新种,携脱翅蚁后,与毕氏卵角蚁之关联探析》在国际动物学领域学术期刊《ZooKeys》上发表,这篇论文详尽描述了在海宁发现的一种卵角蚁属物种的特征与生态概貌。至此,这一新物种的发现被国际学术界认可。 
“在没有加入‘英才计划’前,因为缺乏科学仪器和设备,我只能从宏观上做研究。加入‘英才计划’后,有导师指引研究方向,还能从微观上做一些分子实验,让我对卵角蚁这个物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研究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刘浩宇告诉记者,“英才计划”给他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他打算报考生物学专业,从事卵角蚁的深入研究。 嘉兴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科协将和市教育局共同努力,与“英才计划”的导师和学员们一起并肩同行,把嘉兴的战略优势转化为英才喷涌的磅礴力量,为嘉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贡献生生不息的动力。
来源:读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