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刚才,下起了大雨。想到等在外面的家长,我感慨万千。上半年,一位9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爱在细微处》,是雨中父亲接放学的情景。与诸生共勉。

爱在细微处
我常想问,生活中的爱在哪里?
它是像阳光般耀眼夺目,始终充斥在生活中温暖的那一面。还是像影子般,偷偷隐藏在内心的角落里,静静抚慰着不为人知的悲伤。它那么神秘,又那么平常;那么抽象,又那么真实。也许,只是因为习以为常,才麻痹了我们感知爱的心灵,而粗心大意的我们却忽略了,它从未改变自己本有的模样。
清冷的灰色笼罩着远处的屋顶,秋雨淅淅沥沥,却始终不愿停下。萧瑟的晚风,扫落了树上最后的枯叶。我揉了揉视线模糊的双眼,沉默着推开补习班的大门,走向几步之外等待的父亲。“怎么这样磨蹭!”人未走近,父亲的斥责声已如雨点般砸下。我张了张嘴,想为自己辩解。但喉咙干涩,最终什么话也未出口。似是我疲惫的神情太过淡漠,父亲没再多说,撑着伞转身离开,大步流星。
他从不等我。徒留在原地的我任由秋雨落下,雨滴虽不大,还是很凉的。“愣着干嘛!跟上!”我赶紧小跑了几步,跟上了他的步伐。原本还显得挺大的伞下,因为我的突然加入,变得有些拥挤起来。我垂着头,疲累席卷了全身。
“今天学得……怎么样?”他仓促地突然提及。“啊?”我猝不及防,下意识地摇摇头又点点头,“还,还好吧。”“那道难题会做了吗?你课后不会的题,要记得……”“会做了,别讲了。”我的打断让他有些尴尬,但难得今天没有再唠叨下去。而短暂的对话过后,长久的沉默更显寂静。淅淅沥沥的雨越下越大,仿佛无数颗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下来。
我正诧异于他的安静,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倾斜的伞把。黑色的伞柄处有些磨损,银色的伞骨正斜着朝我这边倾倒,却又稳稳的停在我头顶上方,黑色的伞布尽力给我安稳,免受风雨的打击。正如他一样。
原来不知何时起,记忆中笑眼弯弯的他成了如今这固执严肃的模样;不知何时起,往日的亲密无间只余下无话可讲;不知何时起,我们俩人顶着父女的头衔,越行越远。我总是抱怨他将关心都分给了弟弟,抱怨着他的古板唠叨,可我忘了,他给的爱好像从来都未曾变少。
他将伞递给我,走向不远处的汽车。我看着他离开,看着他半边湿透的衣服,突然开始害怕有一天,黑夜里他也会就这样走出我的世界,再也见不到……
“爸!”我忽然激动,大喊。
他不知所以地回过头,眨着眼,黝黑的脸庞满是疑惑,水珠顺着发丝缓缓地淌落,汇集在他额头深深的沟渠里,盈盈的。那一刻我的眼模糊了,发觉,他的爱永远都藏在细微之处。暮色浓重了,我的心却清明起来。
细微之处,正是父亲不会言语的、笨拙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