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桐乡梅雨季 几场大雨后 各种菌类疯狂冒头 桐乡市民王先生就做了一回 “采蘑菇的小男孩” 然而喝完一锅蘑菇汤后 一家四口先后出现了 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 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救治 上周周末,王先生前往湖州练市与朋友相聚。回程时,他看到公路边的树下长着不少白色的蘑菇,看着和之前吃过的一种菌菇很像。于是,心情很好的王先生就停下车,去树下摘了十来个带回家了。
煮蘑菇前,为了保险起见,王先生还把采来的蘑菇拍照发给了一位“懂菇”的朋友辨认,待确认无毒,便放心地将蘑菇做成晚餐。
“回家后我就把蘑菇做成了汤,简单放了点盐、味精和猪油,味道就很鲜了。”王先生介绍,吃的时候感觉这个蘑菇汤不仅很鲜,还有股甜甜的味道。“当时,两个女儿都吃得津津有味,大女儿还喝了不少汤。”
当晚8点多,王先生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先后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大女儿,不仅呕吐多次,还出现了全身乏力的症状。“我想,大概是吃蘑菇中毒了。”王先生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被送到桐乡市中医医院之后,医生发现王先生大女儿体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达到了49U/L(正常值小于3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达到60.8U/L(正常值为15-45U/L),同时还伴有发热症状。
据市中医医院内三病区副主任于海峰介绍,王先生大女儿有轻微肝损伤,这是典型的中毒症状,主要是因为她不仅吃了蘑菇,还喝了很多汤。
目前,王先生大女儿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正在住院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家里其他人也并无大碍。 医生介绍,我市地处平原地区,因此蘑菇中毒的案例并不多见,但暑期到来,不少市民可能会带孩子外出旅游或避暑,其间如果看到不明种类的蘑菇或野菜,切不可能随意采摘食用。
如果在食用菌菇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同时,将食用的菌菇进行拍照,或将剩余菌菇保留作为检验检测的样本,以便医生查明中毒原因。
网友葛女士晒图:养在办公室的盆栽,突然冒出“白伞伞”
吃蘑菇中毒的新闻, 每年都数不清, 但还是有无数人 为了一口鲜美而冒险。 其中一个原因是 民间有很多“大神” 自认为掌握了一套 识别好蘑菇和毒蘑菇的秘诀
这些秘诀在网上一直有流传 但其实都是坑!
事实上,单看蘑菇的外表,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很普通,却是一朵致命的“白毒伞”! 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也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有人说,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角落。 这也是错的! 所有的菇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可以吃的鸡腿菇经常在牛屎等动物粪便上“绽放”;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中地上。
不生蛆、虫子不吃的才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种类也可以生蛆。
银器、大蒜一起煮会变黑的才有毒? 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大蒜等发生反应。
受伤变色、流汁液的才有毒? 这也不是绝对的,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但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才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1.立即呼叫救护车; 2.马上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3.加盖毛毯保温; 4.立刻送医院。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5.保留毒蘑菇样本,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