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买东西,就怕商家在秤上做手脚,正规的农贸市场还好,因为管的比较严,其他就不好说了。商家用的秤一旦不准,消费者损失的就是钞票了,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市区农贸市场外围店家的秤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查到短斤缺两的。
农贸市场外面的这家水产店,检定人员发现店里的秤没有出厂铅封,也没看到绿色的检定标志。
电子秤的铅封相当于封条,出厂的时候就有,是绝对不能动的,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做手脚,铅封没有或者被拆掉,就值得怀疑了。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计量与科技评管处处长 楼莺:今天发现了这么个情况,也没有发现检定的标识标注。
店主:我也不知道违法不违法,就买了一台就拿来用了。没人说过,我们也不懂呀。(那你知不知道这个秤每年要检定过?)每年要检定我也不知道,没人讲过么,我也不知道。
实际上,秤不是买来就能用的,按规定要先实行强制检定,没有检定过,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计量与科技评管处处长 楼莺:他这个秤就是不合法的,秤上没有任何生产厂家的信息,另外一个,要有经过强制检定的标识,(他们能提供吗?)这个我们要做下一步的调查。
之后,检定人员还检查了文昌路农贸市场、城南农贸市场、云东农贸市场等市场附近的临街商铺,由拳路这家水果店,用的电子秤铭牌已经模糊,铅印也被破坏。云东农贸市场附近这家熟食店的电子秤没检定过就在用,对查到的问题,检定人员全部要求整改。
当天检查下来,大部分商家用秤还是比较规范。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计量与科技评管处处长 楼莺:有少部分我们发现,准确度应该是没问题,但是在检定方面有点欠缺,因为电子秤是我们国家强制检定的器具,责令他们及时送检。
这几年嘉兴每年都会查到黑心老板,6月5号,乡镇农贸市场的一个水产摊位电子秤有问题。
嘉兴市计量检定测试院电测衡器部副主任 刘澍:然后进行密码测试,最后发现有一组密码成功开启了作弊功能,通过上面的摁键,可以调整分量,这个情况我们就判定为作弊秤。5公斤砝码,按1,就变成5.25公斤,按2,就变成5.5公斤,依次往上递增,这样,分量就可以变化了,肯定是作弊的,不允许的。
现在电子秤作弊大概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加装零件,通过遥控来作弊,另一种是更换里头的芯片,难得买菜的年轻人,最容易被宰,而卖水产海鲜和熟食的摊位,是搞鬼的高发区。
嘉兴市计量检定测试院电测衡器部副主任 刘澍:水产的话,你秤完之后要杀掉,鲜鱼啊,海鲜会让他进行相应的处理,所以很难复现,像熟食也一样,比方说你买半只烤鸭,半只酱鸭,他肯定会帮你切块切好,这样你很难复现。
作弊严重到什么程度,全看老板的心黑到什么程度。
嘉兴市计量检定测试院电测衡器部副主任 刘澍:本来一公斤的商品,他通过调分量,可以变成1.2公斤,1.3公斤,甚至1.6,1.7公斤,再原来的价格乘以调过的分量,整体价格就往上去了。我们查的过程中查到差距最大的,五两秤都有,就相当于翻倍卖了,五两秤就相当于,我一斤的东西放上去,变成了一公斤的东西。
以前光南湖区21家农贸市场,一年能查到二十几台作弊秤,这几年情况好转,今年上半年查到六七台。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处计量违法案件259起,主要问题是经营主体强制检定意识薄弱,未将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主动申请强制检定。
如果你发现哪家的秤有问题,可以打12345投诉。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计量与科技评管处处长 楼莺:如果蓄意破坏计量铅封,或者防作弊功能的,按照省条例的规定,每台可以处以三千元到一万元的处罚。
建议经常买菜的市民,可以随身带个弹簧秤,买完自己称一称,还有一个实用的小窍门,就是先查一下自己手机的精确重量,用自己的手机来试试电子秤准不准,也可以拿去到农贸市场的公平秤去复一下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