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忧心的是,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不足20%,近年来经过努力虽然已有所提高,但是和日本、韩国相比还是差距很大。他们通过全民胃镜筛查,早期胃癌检出率高达70%。“这背后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胃镜检查普及率的巨大差距。”俞菊英主任说。
很多人对胃镜检查存在深深的误解,觉得“插管检查太痛苦”“没症状就不用做”,甚至把胃镜和“癌症确诊”画上等号,从心理上就抵触这项能救命的检查。但事实上,作为目前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如今的胃镜技术早已不是大家印象中“粗糙、难忍”的模样,凭借不断升级的技术,成为精准度高、舒适度强的早癌筛查“利器”。
普通胃镜检查中,医生通过高清内镜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细微变化。而针对早期胃癌的筛查,除了普通白光胃镜之外,更需依赖两项“利器”:
1. 染色内镜(NBI)和放大内镜:通过特殊染色技术,放大病变区域的血管和腺体结构,让早期癌变“无所遁形”。
2. 精准活检:发现可疑病灶后,医生会立即取样进行病理检测,明确病变性质。很多患者担心活检会疼,其实完全不用怕,活检钳很细,取组织时几乎没感觉,却能精准判断病变性质,避免漏诊或误诊。
此外无痛胃镜的推广也让广大患者受益。“过去很多人怕做胃镜,觉得插管过程痛苦难忍,但现在无痛胃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俞菊英主任介绍,无痛胃镜检查时,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少量麻醉药物,患者只需“小睡 10-20分钟”,醒来时检查已经完成,全程没有任何痛苦。此外,针对吞咽困难、对麻醉不耐受的特殊人群,医院还引入了超细胃镜、磁控胶囊胃镜等新技术,为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