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上海,我家孩子10岁,一次复诊牙齿时,医生提醒我们最好再去看看腺样体。这一查,心里咯噔一下——双侧鼻腔黏膜苍白肿胀,双侧下鼻甲肿大,后鼻孔堵塞高达85%,双侧扁桃体也已Ⅱ°肥大。
医生建议手术。
“手术”两个字,像块石头压在心上:腺样体一旦切除,就是不可逆的,身为父母,怎么会不犹豫?不挣扎?那一刻,我只剩下一个念头:一定要为孩子找到最好的专家。
多方打听、咨询医生朋友之后,我们锁定了李晓艳教授——国内耳鼻咽喉科领域的权威,经验丰富、口碑载道。

然而,即使我是上海人,在上海预约她的专家号,难度犹如跨越天堑。挂号难、排队久,孩子又开学在即...我们一度陷入焦虑。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时,朋友介绍了圣托,联系圣托后,一切迎来了惊喜的转折!圣托团队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及时对接上李晓艳教授的门诊时间,将“一号难求”的困境,化作了触手可及的安心。
到圣托那天,我发现身边好几个家长都是外地赶来的。这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初见李教授,举止间尽是笃定与从容。从术前评估到沟通细节,每一环都让我们倍感安心。
更令人感动的是,为了不耽误孩子开学,李教授充分为我们考虑,安排了第二天手术!在她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被重视”的感觉。
在圣托,让我安心的不只是李教授。
麻醉医生的沟通也让人印象深刻。麻醉医生在术前、术中进行了三次细致入微的沟通,从线上评估到病床边的安抚,再到手术室外的确认,每一步都带着亲人般的亲切。也了解到圣托所用的都是进口麻醉药物,代谢很快。
我们内心的忐忑,就在这专业与温情中,一点点化为了信任。
整场手术非常顺利。从麻醉、手术到苏醒观察,全程仅两小时,流程高效、专业,让人踏实。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展示,更是圣托高效流程与专业团队协同作战的完美体现。
圣托的“主诊医生”贯穿全程,出院之前,李教授耐心叮嘱伤口护理的每一个细节,连最微小的渗血、最轻微的鼻塞都提前告知。
在圣托,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和在上海就医时的体验完全不一样:手术结束并非终点,让求医者一生无忧才是他们的使命!
术后两天,我孩子恢复得很好,这里的环境完全不像在医院,有花园,有书吧,有可爱的机器人,还有热情的工作人员。
回首在圣托的整个就医过程——从术前、手术到术后,每一步都比我们预想的更加顺畅、更加温暖。
手术后第二天在圣托散步
这篇文章,源自一位10岁孩子妈妈的真实记录。我们希望通过她的亲身体验,让更多有同样困惑的家长,看到希望,放下心头重担。
在圣托,距离从不是阻碍。
来源:圣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