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河历史街区附近住了30多年的赵杏芳,最近发现对岸传来了机器轰鸣的声音。好奇的她趁着晚上散步一看,曾经荷花堤菜场的位置围起了围挡,围挡上的施工告示牌清楚写着,这里是荷花堤区块改造开发项目。 
正如赵杏芳看到的,荷花堤区块改造开发项目的位置就是曾经的老荷花堤菜场,全新的荷花堤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后,该区块也正迎来新生。
承载记忆,老地块的新“故事” 7月9日上午10时,走进市区禾兴南路环城北路交叉口东侧的荷花堤区块改造开发项目施工现场,灼人的热浪袭来,打桩机发出沉闷的锤击声。施工人员项坚明看着时晴时阴的天气不敢放松,抹一把汗,盘算着那片区域还有三根桩,下午要抓紧完成。 
不少路过的市民,都忍不住往里张望。这片土地深深烙印着“老荷花堤菜场”的标签,承载着几代人的岁月记忆。
1996年12月28日,荷花堤菜场开业。以前的嘉兴城区范围不大,哪哪都离荷花堤不远,新鲜丰富的菜品、批发配送为主零售为辅的模式让荷花堤菜场成了嘉兴城北居民的“购物中心”,光是酱鸭、烧鸡的牌子,就有文虎、宏达好几种。“这里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市民汤美英透露,当时人们说逛菜场,默认就是去荷花堤菜场。 
荷花堤菜场已经焕新,荷花堤区块又将如何焕新?
今年6月26日,荷花堤区块改造开发项目正式启动施工,整个改造项目分两期实施。先行实施的一期项目位于嘉兴老城区少年路北端,月河历史街区南侧,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6600平方米。目前,现场40余名施工人员正在全力推进桩基施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冲出“正负零”。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项目与月河历史街区隔河相望,位处嘉兴历史文化核心,又遗产保护范围内,周边还布局着褚辅成小学、少年路等,从项目定位到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保持高标准。“我们在建设时严格遵守风貌保护与限高要求,比如项目北面将设计成古建连廊样式,建设时将采用引孔的方式,减小桩基对土体的挤土效应。”浙江上嘉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宋巍告诉记者。
作为老城区的一块土地,荷花堤区块也有“停车难”这一通病。“我们一期项目地下就主要做停车场,配备97个停车位。”荷花堤区块改造开发项目负责人、嘉兴市嘉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马超告诉记者,等后续二期完成开发后,整个项目的总停车位能达到275个左右,一定程度上纾解老城区的停车难题。
延续风貌,老城区迎来新地标 “以前逛完月河,想顺路去少年路还要绕一圈,能不能把两块地方直接连通,这样就方便多了。”“我希望多一点停车位,老城区的车位一直很紧张。”“项目整体风格最好和月河统一,同时丰富下这里的休闲生活。”
……
老菜场的土地上要长出什么新故事,市民有着自己的期待。 
记者从嘉城集团了解到,该项目以“延续古城的肌理,传承运河的记忆”为定位,将打造与月河一脉相承的“一汪碧水、两岸人家”的传统风貌街区。
未来,市民游客在月河历史街区就能望到对岸的荷花堤区块改造项目。项目一期主体建筑朝南布局,两层为主的建筑两层采用白墙黛瓦的经典江南风格,与月河水网的自然韵律巧妙呼应,灵动的线性走向为大运河畔再添一条古韵“飘带”。
在空间风貌与交通动线上,该项目将实现与月河历史街区、少年路步行街的无缝衔接与有机联动。这意味着,未来市民从月河到少年路就不用“兜圈子”了,通过荷花堤区块,边走边看就能在两地之间穿行。
走进项目中,街巷向纵深延展,衍生出次级的街巷与弄堂,串联起广场、庭院、水埠、桥头等充满烟火气的特色空间节点,商业与文化设施将在此交融共生,颇有几分“巷弄深几许”的古城韵味。 
项目虽然只有6000多平方,但大家都希望看到它重现当年荷花堤菜场“人挤人”的热闹场景。“我们提前做了调研,目前月河历史街区的餐饮以浙菜为主,未来在荷花堤区块上,将引入更多网红餐饮品牌,吸引年轻消费者。”嘉城集团嘉兴市城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闻越介绍,在业态招引上,项目主要将对月河现有的业态进行补充和迭代升级,招引亲子、零售等差异化业态,提升月河板块的商业旅游功能。
据悉,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11月完工。建成后,将有效填补老城区高品质商业文化载体的空白,为老城区再添一个文化商业新地标。 来源:读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