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泥泞的荒滩上建起笔直的跑道、宽阔的停机坪、盛放的“杜鹃花”,架起了嘉兴人期盼已久的空中桥梁,更为这片承载红色基因的土地再次迎风起航筑牢了厚重坚实的根基。
“盼着盼着,我们的机场终于快要通航啦!”秀洲区洪合镇一位羊毛衫企业负责人望着机场难掩激动之情,“从机场建设开始,我时常都要绕道过来看看。两年多时间,这烂泥地里‘长’出了大机场,咱们的羊毛衫也要‘飞’向全国了!”

此次行业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市产业集团兑现了市委、市政府交代的“按期建成嘉兴南湖机场”的庄严承诺,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早在2006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建设嘉兴南湖机场。2010年,嘉兴南湖机场项目开始前期筹备工作,自此市产业集团承担了建设机场的重任。
在栽培“杜鹃花”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交叉施工的冲突。
由于航站楼交叉施工涉及的施工方较多、专业比较复杂、要求比较高,所以综合协调变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北侧,航站楼最外侧的“杜鹃花”与配套交通工程的高架桥区域存在交叉施工;南侧,玻璃幕墙与民航工程的登机桥存在交叉施工……
让钢结构骨架的“杜鹃花”绽放,谈何容易?“我们针对各项交叉施工情况,首先梳理出各项交叉施工的节点和需求计划,同步召开协调会,确定各移交节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跟踪,最后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从多种方案中优中选优,确保工程时效。”嘉兴机场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工作人员宋佳贤表示。

一个个超乎想象的难题被一一攻克。
从2014年谋划跑道转向到2021年8月项目可研获批;从2023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到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从今年的成功校飞到前不久顺利完成验证试飞,嘉兴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特别是项目全面开工以来,市产业集团以对项目掌控力作为高质量推进机场项目建设的关键,以提前谋划、抓重抓全、动态管控、持续发力作为管理手段,把建设指挥部建立在项目第一线,克服艰难险阻、协调各方,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关键节点目标,顺利完成机场竣工验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