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大叔(化名)是一位肝硬化病人。去年下半年开始,他的肚子就一直不太舒服,腹胀很严重。起初,他以为是普通的消化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腹胀愈发严重,甚至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
今年年初时,在家人的劝说下,万大叔终于来到了我院消化内科门诊。那时他不知道,身体发出的信号下藏着怎样巨大的健康危机。
经过详细的查体和问诊,科主任俞菊英敏锐地察觉到隐患:肝硬化多年病人,腹胀反复,原因恐怕不简单。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病情,在万大叔的同意下,俞主任为其做了胃镜检查。
果然,胃镜下一番“波涛汹涌”的景象震惊了在场所有医护!只见食管里曲张的静脉如同一根根肿胀的藤蔓,扭曲盘绕,充血红肿,几乎下一秒就要撑破食管的脆弱内壁。医护人员的心都随之“咯噔”:这可是肝硬化常见且致命的并发症之一——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出血,危及患者性命。
然而,就在众人仍沉浸于这份心悸之中时,俞主任的目光又敏锐地捕捉到了胃窦部一个隐蔽的角落,有一片不太起眼的可疑的发红病灶,凭着在早癌诊疗中练就的火眼金睛,俞主任认为这个部位可能就是早期胃癌,随即在该部位进行了活检。几天后,病理诊断报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印证了俞主任当时的判断,需要做进一步的治疗。
一边是重度食管胃静脉曲张,一边又是危及生命的早癌,万大叔的病情无疑是复杂且紧迫的。面对这样棘手的双重挑战,俞菊英主任深知,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慎之又慎。她迅速组织科室内的专家们进行病例讨论,并邀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陈世耀教授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曹倩专家团队一同会诊,力求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找到最佳的治疗路径。
经过深入讨论与分析,专家们一致认为万大叔的病情必须采取分步治疗策略,首先解决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这一紧迫问题,以防止术中潜在的大出血风险。而后,再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制定针对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案。
重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背后是自身肝硬化疾病带来的门静脉高压,这是摆在治疗方案前的首要鸿沟。俞菊英主任解释道,“如果不先解决这一问题,任何对胃部的操作都可能导致曲张的静脉破裂,引发致命的大出血。因此,在各专家的一致决定下,我们首先采用食管胃曲张静脉的内镜下治疗,这是一种微创且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治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与万大叔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得同意后,治疗团队迅速安排了手术。手术过程中,俞主任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成功对食管胃内的曲张静脉进行了硬化剂、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有效缓解了门静脉高压带来的即时威胁。
术后,万大叔的恢复情况良好,腹胀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治疗团队开始着手准备下一步针对早期胃癌的治疗计划。考虑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前期手术的恢复情况,专家们为万大叔制定了个性化的胃癌治疗方案,包括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及必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2个月后食管胃曲张静脉经治疗后几乎完全消褪,胃早癌内镜下剥离手术风险明显降低,该进行早期胃癌内镜下剥离术(ESD)治疗了。但是肝硬化病人凝血功能差,胃黏膜淤血,早癌病灶部位血供丰富,极易出血,修复能力差,也容易迟发穿孔。俞主任消化团队凭借多年的ESD治疗经验,术中谨慎止血,既处理好裸露血管,又避免电凝过度损伤肌层,最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组织被完全切除,边缘干净,无残留癌细胞。这让万大叔及其家属的心里安心不少,他的胃癌得到了治愈。
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万大叔不仅成功治疗了重度食管胃静脉曲张,避免了可能的大出血风险,也早期发现并根除了胃癌隐患。俞菊英主任也借此机会提醒广大市民:“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是守护消化道健康的关键。不要等到症状严重时才去检查,那时候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通过胃肠镜检查,我们可以早期发现很多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回头再看,从初次接诊时的细致查体,到胃镜下的对细微病灶的捕捉,再到后续与沪杭专家团队的紧密合作,拟定缜密的治疗方案,每一步都得益于新安消化团队精湛的内镜诊疗技术,凝聚着新安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尊重。这段经历不仅是对万大叔生命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对医院消化内科实力的一次检阅,亦是科室团队向大众交出的一次高分答卷。
近几年,医院消化内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严格规范内镜诊疗操作,走在全市消化道早癌诊治的前列。积极加强与沪杭地区专家的深度合作,无论是邵逸夫医院曹倩团队工作室落户新安,还是上海知名专家的入驻亲临出诊,亦或是频繁举办市级学习继续教育班,科室始终将提升诊疗水平放在第一位,用心做好每一例内镜,全心服务好每一个病人,致力于为嘉兴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欢迎光临 嘉论网|嘉兴人论坛 (https://www.0573re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