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论网|嘉兴人论坛

标题: 在南汇中学举办高中班的那段经历 [打印本页]

作者: 嘉兴正春和文化    时间: 2022-8-24 07:25
标题: 在南汇中学举办高中班的那段经历

摘录 | 秀洲文史

文/ 徐文祥

 

       本期秀洲精选文史和大家分享四届区政协委员、区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秀洲现代实验中学校长徐文祥的回忆文章。徐校长师专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在南汇中学工作的那段经历尤其令人难忘。

 

 

                 在南汇中学

       举办高中班的那段经历

 

                     ▲图文无关

 

  1987年7月,我从湖州师专政史系毕业,一心想到嘉兴市里工作,但苦于郊区户口,只因当时规定“哪里来、哪里去”,结果分配到南汇中学,那时南汇中学是区直属中学(嘉兴九中)。

 

  我家住曹庄,为什么会分到南汇呢?原因是南汇中学原先有高中班,后来撤掉了。当时南汇镇的人大代表联名要求恢复南汇中学的高中招生,郊区文教局同意于1987年秋季重新招收二个班的高一新生,主要面向王江泾片及郊区的其他乡镇。就此,1987年8月,一所边远乡镇的学校,一共去了8位男教师,其中杭州师范大学毕业生3人,湖州师专毕业生4人,田乐在职教师调动过去1人,这在南汇镇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我从郊区文教局拿到报到证之后,真不知道南汇在哪里,还以为是上海的南汇县。当时南汇还没有通公路,只有轮船,而且一天只有7:30和11:30两个班次,在勤俭路轮船码头上船,约 3个半小时才能到达,若遇到黄梅天河道水满,油车港那边的桥过不去,轮船还得到嘉善红旗塘绕道走,时间就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不坐轮船,只能骑自行车去,大概3个小时,最远的曹炼根老师从新篁骑过去,要4个小时。

 

  到了南汇,热情的南汇人告诉我们南汇中学在东大街,谁知道东大街原来条小弄堂。到了学校,金其生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由于一下子去了这么多老师,学校也没准备好,临时腾出仓库让我们暂住一下。真正到了安排的时候,问题来了。大学本科毕业住单间,专科毕业两人一间。只有我们的胡亦夫老师据理力争,说有了女朋友,必须一人一间,所以专科生中只有胡老师是一人间的。我和陆加强老师住在三楼的一间,没有卫生设备,条件可想而知。

 

 

  刚到南汇中学时,有两件事记忆犹新。第一件事,1987年9月10日,是第三个教师节,当年所有的新教师要去郊区政府礼堂参加庆祝大会,因坐轮船的时间算不好,所以南汇镇政府很重视,派了镇里的汽艇送我们。平生第一次坐“小汽艇”,这个高兴劲不用说了,还发给每人一本黑色丝绒封面的相册,至今仍保存着。

 

                   ▲图文无关

 

  第二件事,我们参加好郊区政府的教师节庆祝大会后,第二天又参加了镇里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演出结束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在回学校的路上,一位卢姓男子将一张早上包油条的废报纸扣在一位女同学头上,我们当场予以制止,并发生了言语冲突。我的学生于林军马上对我们说,他刚从“山上”回来(是指监狱里出来),你们小心点,赶快走。当我们走到邮局门口时,丁明军老师的肩膀突然被卢姓男子从后面揪住,丁老师反手一拳把卢姓男子击倒在地(丁老师是湖州师专校足球队的前锋,号称“坦克”),此时大乱,其中另一个人要跟我“单挑”,双方有大干一场之势,幸好没有发展下去。

 

  第二天,新闻出来了,南汇中学新教师大战街上小混混,老百姓为之一振!后来我们找到派出所的浦警官,才把事情搞定。

 

  刚到学校时,生活较单调。学校有食堂,但周末不开,吃饭只能自己解决。如果周末不回家,凑几个人玩扑克“原子”,或者骑车去周边玩。自己买菜,搞个煤油炉,自己烧一点,日子过得很清淡,倒也快乐。有时星期天下午回学校,已经五点多了,什么也没了,只好到周惠金老师家和钱培清老师家去蹭饭。

 

 

  那时,南汇交通闭塞,出去不方便。高中学生晚自修不督班,我们就踢足球,记得还把学校仓库的墙踢出一个大洞来。学校没有浴室,踢好球只好随便擦一下。到了天热时,几个人就大摇大摆地去南汇粮管所前面的市河里游泳。之后,我们成立足球队,找到金校长要求支持。金校长很大方,为我们添置了足球衫,黄色的,巴西队的颜色,30多元,我们激动得不得了,还组队到王店中学、秀州中学等进行比赛。

 

  平时到了晚上,一些男教师没有事情做,只能到学校会议室看电视,但南汇的电压不稳定,经常断电,电视图像也不清晰,因此学校备有发电机。如果断电学校又不发电,就拿着手电筒,去乡下捉黄鳝、泥鳅等,最远跑到荷花乡的民主村,既增添了乐趣,又改善了生活。当时陪伴我们的还有录音机,我和陆老师每人一台。

 

                       ▲图文无关

 

  1987年,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学生流失特别多,因而抓流生是头等大事。我们不是土生土长的南汇人,要么让学生带着走,要么跟着金校长走,红联、双联、小曲、莫甸,全走遍。南汇的老百姓特别客气,老师来了都要烧“糖吞蛋”,所以一个下午跑四五户人家,后面真的吃不下了。

 

 

  1988年上半年,形势又发生了变化,由于生源问题,南汇中学的高中又不办了,所以刚分配的老师都在考虑自己的出路,听说教高中的或本科生教师随高中搬迁外调,其余都留在原校,我们都提心吊胆,生怕留在南汇,担心在南汇找不到对象。我当时教初一和初三,又兼任初一班主任,后来又被选为团委副书记,心想这下走不了了,于是想找点事情做。

 

  师专刚毕业时,认为专科到手,这辈子再也不要读书了。但又想,就这么在南汇呆一辈子吗?于是下午放学后和同事们一起踢足球,晚饭后便独自看书,那年3月报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函授),6月参加入学考试并被录取,7月初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金校长把学校的最后一笔经费给我报销(当时学校经费已经冻结)。

 

  1988年6月,南汇中学不再招收高中生的方案确定,1987年秋季招收的二个班高中生并入王江泾农技校,一小部分随班教师一起去王江泾农技校工作,部分高中教学仪器也由轮船运到王江泾农技校。南汇中学初中部和南汇镇中学合并,成立新的南汇镇中学,金其生校长调到步云乡中学任校长,朱宗林副书记调到竹林乡中学任校长。

 

                  ▲图文无关

 

  当时我自己也不确定,只是知道王店中学需要一名政治教师,褚觉铭校长的选人标准是“政治老师、男、身高要高一点、会打篮球”,金校长推荐了我,就这样,我在南汇中学工作了一年之后,于1988年8月正式调入王店中学,褚觉铭校长英年早逝,但其选人的标准对我以后担任校长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去南汇中学的8位老师,在工作一年之后各奔东西,或从教,或经商,在不同的岗位上都作出了贡献。

 

  33年过去了,往事如在眼前。虽然在南汇中学任教短短一年,但学生们至今仍与我保持着联系,每到节假日,祝福声不断,偶而小聚一下,共畅师生情谊!

 

 

南汇中学

 

我从教的起点

 

也是我人生的起航地

 

我将永生难忘


作者: 听言青春    时间: 2022-8-24 09:54
我倒是听说过南汇医院
作者: 不惊荣辱    时间: 2022-8-24 11:02
一个老镇
作者: Nicole琴子    时间: 2022-8-24 15:40
怀念以前小时候的生活了
作者: 荡白相    时间: 2022-8-24 20:22
记录一段历史,品味时代的变迁,挺好。
作者: yInMIngfen    时间: 2022-8-24 20:28
苦中甜,美好的回忆
作者: 像我这样的帅哥    时间: 2022-8-24 23:02
好的
作者: wrtyuv    时间: 2022-8-24 23:49
历史呀
作者: 伊琳啦    时间: 2022-8-25 06:03
因为响应计划生育的号召,出生率逐年下降,很多学校会合并或关停!
作者: 陆大大    时间: 2022-8-25 12:24
怀念小时候的时光
作者: w7fbc    时间: 2022-8-25 20:39
回忆过去
作者: 劫这些年来    时间: 2022-8-25 23:15
人生经历
作者: 悠小鱼    时间: 2022-8-26 08:34
那时我还在小曲上小学,超级怀念在南汇念初中的那段时光。

作者: clwz81    时间: 2022-8-26 11:08
写得好,南汇是典型的水乡小镇,当初外地人来参与建设的不计其数,街市兴亡,人流络绎不绝,可惜没有及时转型,也没有保存住水乡特色,关键原因还是像作者一样的能人志士的流失,叹惋
作者: ppmoney    时间: 2022-8-28 12:00
我也教过怎么不认识你啊:
作者: ppmoney    时间: 2022-8-28 12:03
南汇小镇以前也很热闹小镇上前有店铺后有码头河街相印樯橹穿行很有历史感。




欢迎光临 嘉论网|嘉兴人论坛 (https://www.0573re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